2023年8月3日,由上海市医务工会、劳动报社联合主办的《劳动报·健康周刊》专版发布了三篇专栏文章,从“感染侦探团”、“感染-感控-微生物”三位一体的大感染模式和宏基因测序技术应用等多个角度,分别介绍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感控团队,SIFIC平台转发其中头条报道文章如下。
专破疑难杂症的“感染侦探团”
——记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获奖单位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感控团队
新冠病毒疫情的肆虐,让感染病科的形象深入人心。不止新冠,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,抗肿瘤治疗患者的增加,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药物的广泛使用,以及新生活方式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,相关非传染的感染性疾病也在逐渐增多,尤其是疑难复杂的感染病比例显著增加。
为了帮助更多身患沉疴痼疾的患者解开困扰多年的谜团,挽救急危重症患者于生死一线,2015年8月,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在科室带头人胡必杰教授的带领下,开拓性地打造了集感染病科、感染管理科、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于一体的管理模式,跻身全国疑难复杂细菌真菌感染诊疗团队前列,致力于让中国的感染病患者得到与国际水平同步的诊疗与救治。
中年“创业”
打造收治疑难杂症的专业病科
“这个是12床的病人,连续几天发烧,大家看看可能是什么病原体感染?”“短期内病灶进展、高热、抗细菌治疗无效,会不会是病毒感染?”“看片子可能是不典型的病原体,先试试阿奇霉素或者左氧氟沙星”……周二上午,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病区办公室内,一场头脑风暴正热烈地展开,感染感控团队近30人围坐在一起,认真看着墙上的电子屏。通过智能查房系统,每一床患者包括诊断、护理级别等在内的信息一览无余。“胡主任再忙,每周都要来查房两三次,先在办公室电子屏前逐一讨论病例,对病人情况做到了然于胸,再到病人床旁进行查房。”科里的年轻医生说道。
一名年轻的患者因为右腿肿得像个气球,走进感染病科主任医师潘珏的诊室。在经过问诊、抽血、介入下穿刺引流、MRI等检查后,潘珏判断多半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胀痛。在进一步进行基因检测后,果然在患者的脓液中找到大量的结核分枝杆菌,最终经过引流、抗结核等治疗,该患者逐渐恢复了健康。感染病科是看什么病的?这或许是中年“创业”的胡必杰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。正如这名患者一样,感染病科收治的大多是此类疑难复杂的感染病症,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、骨关节感染、心血管感染、肺部感染、植入物感染、免疫抑制患者感染、病毒感染等。“别的诊室不能诊治的患者,大多到感染科就诊。”胡必杰进一步耐心解释道。
2003年后,国家要求大型综合性医院建立感染科,中山医院感染病科正是那时响应国家要求建立的。2015年8月17日,胡必杰召集了潘珏、高晓东、袁征等骨干,打造了中山医院的感染感控团队。团队在人才建设方面积极向国际先进理念靠拢。在医学发达国家,除了诊治传染病外,感染病科的医生更多时候需要处理没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,还需要协助全院各科室治疗有感染情况的病人,审核高级抗生素、抗真菌药物的使用。借鉴这样的模式,团队中不同专业出身的年轻人,与微生物室、精准中心、重症医学科等多科结对子,同步关注临床感染、感染防控、抗菌药物应用等不同领域,临床科研两手抓。经过8年时间,团队拥有22名医生、27名护士,包含2个病区,配备14间负压单间病房,建立2个国家级培训基地的专业科室,为数以万计患者的精准、快速诊治提供有力的保障。
接轨国际理念
打造“三位一体”中山感染模式
传统医院的传染病科,常设发热门诊、肠道门诊、肝炎门诊。与他们不同的是,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从“重点关注细菌真菌感染”的2.0版本,升级打造成“感染病诊断、治疗和预防为一体”的3.0版本,联合感染病科与感染管理科、微生物室和抗感染临床药师,组成立体式的“中山医院感染团队”,在感染的“诊、治、防”方面精益求精,力求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大感染模式。
科室建立之初借鉴了国外的经验,如美国梅奥诊所、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感染性疾病科是如何运行的,收治的病种有哪些。经调查发现,除了肝炎、艾滋病之外,组织器官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治的发展空间较大。因此,团队诊疗病种充分发挥学科的优势,对传统技术进行优化整合,引入蛋白质质谱技术,开发特殊病原体药敏检测技术,攻坚非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关键技术,提高病原体检测、药敏检测准确性,提升疑难感染诊治能力。2018年,团队建立国内第一家本地化临床病原体宏基因测序(mNGS)平台和中山医院专有的测序结果解析流程,将诊断阳性率提高20%,平均诊断周期缩短了2天,修正诊断率78%,影响范围辐射全国。
如果说感染病科在团队中是一支攻克疾病的矛,那么感染控制(感染管理科)就是一面坚实守护团队的盾。“感染控制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,但最主要的目的是避免患者在医院中发生感染。”举个例子,一名患者到医院做甲状腺手术。手术虽很成功,但术后伤口部位感染了,这正是需要进行预防的。高晓东说,感染控制既要保护患者,也要保护好医务人员,尤其是在一线抢救或照顾患者的情况下,不能造成交叉感染,可以说,感染病科负责“治”,而感染控制负责“防”。
在感染控制的工作中,团队开创了多项“首个”,团队的感染防控体系和实战能力位居前列,被誉为我国感控风向标。与此同时,感染与感控两个科室的党员共同组成了一个党支部,凝聚两个科室的工作合力,推动双方共同发展与提高。团队定期召开业务学习和科研会议,目前设立了4个亚专科,每个亚专科都有感染、感控的人员参与,协同推动科研学术发展。
用通俗易懂的方式
科普感染感控常识
“探寻疾病的‘真凶’,揭秘生活中的‘微型凶手’。”这是中山医院感染病科探案故事集《医界探案——感染病科的故事》(2022年度中国好书)的简介,也是团队成员们始终在做的一件事:将越来越多的感染病症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更多人知晓,以便在遇到类似情形时,可以想到向感染病科的医生进行求助,不再无所适从。
感染感控团队紧紧结合专业与生活,自2017年7月起通过微信公众号创作《中山感染探案系列》栏目及科普文章共300余篇,科室公众号不仅获评中山医院最具人气和十大健康微信公众号,刊登的科普文章还被健康报等全国性健康科普媒体转载。除此之外,团队还翻译了《哈里森感染病学》《贝勒和斯科特诊断微生物学》两部权威著作,收获了大众关注和同行好评。由团队牵头编写的《“后疫情时代”医院感染管理上海专家共识》《宏基因测序技术在呼吸系统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》《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防控专家共识》在临床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。
在办公区域的墙上,贴着他们的愿景:成为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、国内领先的疑难复杂感染症的专业诊疗团队。在这支优秀的团队看来,新形势为感染病科医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,推动综合医院感染病学科的升级发展,不仅能筑起坚强的感染防线,也能让感染病科医生为患者解决更多的疑难杂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