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6至27日,中国防痨协会第34届全国学术大会在厦门举行,全国顶尖的医学专家、医疗及公共卫生系统专业人士共计23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专家郑文静代表专项课题研究组,在会上作了多场关于“222纳米波消毒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进展”的主旨报告,获得了与会专业人员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。
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,全球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,我国是结核病高发国家,每年新发90万例,位居全球第三。因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强传染性,在过去,院内常见的消毒方式难以实现动态、实时消毒,这对医院和医护人员无疑是一种无形的考验,也是一直困扰防痨事业的难题。
郑文静介绍道,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,人们对消毒的需求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是消毒的有效性,而是如何在对人体安全的情况下,进行预防性的实时消毒,防患于未然。针对近年来国际上热议的“222纳米波”的这项新兴消毒技术,虽然在国际上有众多的研究报告和临床试验,但在我国仍然是一个空白,因此中疾控成立专项研究小组,进行了全面的数据分析和调查和研究。
据了解,“222纳米波”是人类已知唯一对人体没有伤害,且能高效实时消杀气溶胶病毒和细菌的技术。
据介绍,222纳米波的科学原理由哥伦比亚大学布伦纳教授在2018年发现并公布在世界顶级权威学术期刊《自然》上,经过几年的发展,已被众多研究机构独立认证,在全球科学界已经得到一致认可。2021年12月,世界卫生组织也召开了相关的专题研讨会,并认可了222纳米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。据了解,在本次会上,世卫组织推荐了全新的消毒模式--“全屋消杀”,中国的星际光公司也出现在会议推荐名单中。
“222纳米波”特指经提纯过滤的且峰值在222纳米波长的远紫外线(俗称的传统紫外线峰值在253.7纳米)。222纳米波由于无法透射皮肤角质层和眼睛泪液层,因此对人体具有极高的安全性,同时222纳米波的能量却可以直接破坏细菌、病毒的DNA或RNA的分子链结构,使病原体无法再生,实现在有人环境中的实时高效消毒。根据实验数据显示,222纳米波的杀菌和消毒效果甚至比传统的253.7纳米紫外线的消毒能力更强。
郑文静介绍道,国际上已经在近两年根据222纳米波的安全特性修改了相应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,相关的每日照射安全阈值也已经大幅度提升。(目前中国使用的标准是引用1971年建立的国际标准:23mj/cm²)
郑文静在总结研究结论时说:“研究证据支持了222纳米波消毒的有效性。目前基于皮肤模型、动物实验、模拟实验和人体试验的研究结果,支持了‘222纳米波消毒对人体无害’的研究结论。目前允许的每日照射安全阈值内使用222纳米波,可以完成对周围环境的有效消杀,并兼顾人体安全性。”
在专项报告后,与会专家和学者表示了强烈的关注,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。有专家问:由于人类眼睛的细胞代谢周期约为36小时至48小时,是否眼睛被照射后会有不适反应?另外,这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品化,是否还比较漫长,目前有没有这样的产品应用?
郑文静答道:由于人类眼球外层覆盖泪液层,且富含水和蛋白质,因此222纳米波无法穿透泪液层,无法对人眼细胞造成伤害,另外中疾控研究组相关人员在调查和实际使用中,也没有感觉到任何不适反应,因此222纳米波的实际使用是安全的。
据了解,“222纳米波”作为一项新型技术,目前刚从实验室走向产品化,有很多的技术壁垒要客服,主要体现在激发技术、提纯过滤技术、电源控制技术。
激发方面:目前主要的激发方式是“氯化氪准分子”气体激发技术,激发时,由于222纳米波的穿透性很低,目前只能通过纯水晶作为载体激发器,因此激发成本比较高,如果用低纯度石英替代,则222纳米波的原始能量会被阻挡很多,无法起到杀菌消毒作用。
提纯方面:另外由于激发时会产生大量的杂波和臭氧等有害物质,因此过滤和提纯是必须的,否则会导致皮肤癌变和灼伤眼睛等情况的发生。
电源控制方面:另外,由于每次激发时产生的222纳米波能量很低,因此每秒的激发次数是关键,否则难以产生足够的杀毒效果。
值得注意的是,劣质产品由于“222纳米波”的含量不高,又没有提纯过滤的措施和技术,因此会通过直接使用有害杂波进行消毒(氯化氪准分子激发时,伴生235nm、257nm和325nm高危害波段的紫外光)。虽然同样能够杀菌消毒,但是人体活体细胞和DNA组织也将受到功能性和遗传性危害。
中疾控本次关于“222纳米波有效性和安全性”的调查研究报告的发布,将弥补中国在“222纳米波”技术研究的空白,帮助“222纳米波”在专业领域内认知的更新,以及“222纳米波”技术在中国的发展。
相信,由于222纳米波技术具有人体安全和实时消毒的双重特性,它将有可能颠覆以往的消毒需求和使用场景以及方式,将彻底改变人类与病毒和细菌的共存方式!